扑克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扑克(英文:Poker),代指两种含义:一是指纸牌(playing cards);二是泛指以用纸牌这种游戏道具来玩的游戏,称为扑克游戏,如德州扑克。那么扑克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扑克的发明由来,一起来看看吧!
扑克的发明由来
扑克是流行全世界的一种可娱乐可赌博的纸质工具。因其玩法不同,故俗称为纸牌、万六、妈九等,称谓不一。其标准名称扑克是poker的音译。
关于扑克牌的起源还不能完全确定,不过一般认为是由法国塔罗牌演变而成。
早期的扑克牌很可能是在14世纪末叶由埃及传入欧洲的。
15世纪时通常把K当成是最大的牌,A则是最小的牌。如今将2当成最大、A当成最小的方式可能是从十八世纪晚期法国大革命后才开始的。
“鬼牌”(JOKER)是美国的发明,然后随着扑克一起传回欧洲。
扑克的由来,源远流长。人们只知道扑克传自外国欧洲,其实纸质玩具,起源于中国。
远在古代周朝初,传说年幼的周成王在宫庭中与弟弟叔虞就曾玩一种“削桐叶为圭”的游戏。那时尚未发明纸张,故以树叶为玩具。唐、宋时代,中国的祖先发明了一种纸牌,既可游戏,亦可赌博,称“叶子戏”。又有传说大将军韩信为了使士兵减少乡愁,在军中发明了一种供娱乐用的纸牌,因其只有树叶大小,故称之为叶子戏。上自文人学士,下至平民百姓,均乐此不疲。到了明、清时期,“叶子戏”纸牌,每副有40张,分4类。牌上图案,品目甚多,有人物、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清末至民国后,纸牌长约8厘米,宽约2厘米,人们称纸牌。建国前后,潮汕民间还盛行纸牌赌博,玩法由简单的排列式而逐渐趋多种多样,每张纸牌上绘印1至10点的数码,或绘印上象棋上的“帅、仕、相、车等32字,分红、青、黑、白4色,共64张,作为排列式赌博。2至4人共赌。
大约公元13世纪,这种纸牌戏,传到欧洲,经过一段时期,纸牌演变为卡片,逐渐形成了普遍的扑克牌,成为国际性纸牌。
最早扑克牌张数,各地不一。意大利的每副78张,德国的每副32张,西班牙的每副40张,法国的每副52张。
以后成为国际性扑克牌每副52张,再加上”丑角“(Joker,亦称大小王或大小鬼)两张,共54张。至此,扑克牌上花色、点数及k、q、j图案,基本上定型了。
扑克的常见规定
在牌桌上,有一些约定成俗的规矩。这些规定往往是源自于防止作弊而来。
语言限制:赌场中玩扑克为了防止玩家串通,通常在牌桌上只准许用英文沟通。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其他的语言已经慢慢进入聊天环境。
当你拿到一手牌,你不能询问任何人的意见,也不能给别人看,也就是一手牌只能有一个玩家。
当最后开牌比牌的大小时,假如对方亮牌后,你发现你的牌比较好,要迅速的亮出你的牌。故意的拖延或者假动作会被视为不礼貌及挑衅的动作。
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文章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仅供学习与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