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利用工作之便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何有效打击此类犯罪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据公安部网安局报道,2025年3月,甘肃金昌市公安局金川分局网安大队在日常网络安全检查中发现,一名房产销售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最终被依法惩处。这类事件不仅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还可能引发诈骗、骚扰等一系列问题。对此,公安机关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
此类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主要是因为一些不法分子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商业价值。他们利用手中的信息资源,非法获取并出售给其他犯罪团伙,从中牟取暴利。例如,四川达州公安网安近期破获的两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中,嫌疑人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公民的手机号码和验证码,进而注册账号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不仅要依赖警方的力量,还需要增强个人的信息安全意识。首先,我们应该坚持信息最小化原则,在注册网络账户时仅提供必要的信息。其次,要警惕街头扫码、网页抽奖等不正规活动,不轻易授权手机权限。此外,还要强化验证机制,启用二次验证等多重防护措施。
总之,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仅是警方的责任,更是每一个人的义务。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文章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仅供学习与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