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银行业协会共同发起,联合了多家银行、运营商、技术厂商共同制定的团体标准化文件《集成了5G与物联网的抵质押物管理技术方案》正式发布,这是业界首个针对5G+物联网智能金融应用领域的标准化文件。经过多年的实践,物联网技术方案不断成熟,向着智能物联网(AIoT)的方向升级,在金融业的应用场景也逐渐明晰,支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对金融业供给侧改革形成技术支撑。

一、标准化文件体现了物联网+金融的需求和市场导向

《集成了5G与物联网的抵质押物管理技术方案》标准化文件的起草单位包括光大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江苏银行等银行机构以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兴通讯等通信技术企业,融合了这些银行在物联网领域的实践以及ICT企业的技术方案,可以说是基于物联网+金融的需求和市场导向下形成的标准。

1、物联网技术能够对多个场景抵质押物管理形成完整方案

借助物联网技术,在对抵质押物管理中可以建立起感知、边缘处理、连接、管理平台、安全、数据对接等六方面能力,形成了完整的数字化管理方案,提升银行抵质押物管理中的风控水平。该标准化文件提出,金融机构抵质押物管理平台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方案支撑多个典型场景,包括动产定位管理、融资租赁物风险管控、供应链金融中资产管理以及特定不动产的监测管理等,这些场景都是此前实体经济融资中存在痛点的领域,物联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应的痛点,实现银行产品创新。

以动产管理为例,在传统动产融资模式下,动产的真实状态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是一个"黑箱",对动产的重复抵押、挪用等行为都无法做到及时预警,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而物联网技术方案则实现了动产的"可视化",杜绝了多方面隐患。

2、从银行机构市场实践中提炼而成的标准化文件

目前,多家银行已推进了基于物联网的抵质押物管理方案落地,该标准化文件也是参编银行在其实践中提炼形成的,体现了银行机构对物联网方案的需求。

公开资料显示,光大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江苏银行这几家单位均有相应物联网场景方案落地。例如,工商银行的"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溯源认证管理与供应链金融"就作为中国版"监管沙盒"测试项目,在2021年10月份完成测试,具备了商用复制的条件;光大银行基于前期应用经验,于2022年初启动统一的物联网服务平台建设,同时也计划将其行外互联网大屏、光大超市设备、智能保管柜接入物联网服务平台试点;浦发银行联合华为推出"浦慧云仓"方案,作为物联网在仓储动产质押业务的落地方案;江苏银行推出银行动产质押信贷管理系统+物联网监管系统+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为中小企业动产融资提供思路。

二、物联网+金融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物联网在金融业务场景中的应用已探索多年,早在近10年前,部分企业和金融机构合作,探索通过定位技术实现汽车租赁以及多种感知手段进行存货、仓储质押管理。但是,彼时物联网与金融业的融合时机尚不成熟,既有金融机构对于新兴技术的谨慎和风险防控因素,也有物联网技术成熟度低、成本高以及应用功能单一等因素。然而,经过多年实践,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深入融合,形成AIoT新的技术形态,在多个行业形成了规模化应用;同时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也对物联网有了更深入认识和需求。相关标准化的工作可以说是一个起点,当前在AIoT技术驱动下,物联网+金融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融合应用条件逐渐成熟。

1、从政策层面来看,物联网在金融科技政策中占据一席之地

物联网要实现广泛应用,各具体行业出台相关政策是其加速器之一。就金融行业来说,过去数年主管机构出台的各类金融科技顶层规划及相关政策中,鲜有对物联网应用的布局,使这一技术在金融领域没有"存在感"。然而,近期的重要政策中,物联网已经成为金融科技布局的一个关键词,使其在金融业有了一席之地。

以2022年年初央行发布的金融科技纲领性文件《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为例,在对未来4年金融科技重点任务部署中,多个任务涉及对物联网的应用,列举其中几项:

● 在"架设安全泛在的金融网络"任务中提出:综合运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窄带物联网(NB-IoT)、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打造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与物互联网络和服务平台,实现移动金融终端和固定传感设备统一接入、管理和控制,为数字信贷、数字风控等金融业务提供海量物联网数据支撑。

● 在"搭建多元融通的服务渠道"任务中提出:以融合为方向,利用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突破物理网点限制,建立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智慧互联的服务渠道。

● 在"打造数字绿色的服务体系"任务中提出:在农村金融领域,借助移动物联网、卫星遥感、电子围栏等技术,加强种子与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交易等全链条数据自动化采集、可溯化信任和智能化分析,让"动产"转换为"不动产",实现融资需求精准授信;在供应链金融领域,通过"金融科技+供应链场景"建立多方互信机制,实现核心企业"主体信用"、交易标的"物的信用"、交易信息"数据信用"一体化协同管理。

新的顶层规划对物联网的部署涉及到基础设施、服务渠道、农村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可见主管部门深刻认识到物联网全方位赋能金融业创新的作用。

2、从技术层面看,物联网已具备规模化应用的条件

物联网在国内的应用已有20年历史,目前在多个领域已形成规模化应用。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蜂窝物联网用户数接近14亿,全年净增2.64亿。实际上,非蜂窝物联网用户数远高于蜂窝物联网用户数,数十亿的规模使很多物联网技术方案已成熟。

规模化的应用,其背后是完善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支撑。以通信基站为例,截至2021年底,国内的移动通信基站总数已达到996万个,尤其是4G基站数量达到590万个,给各类基于蜂窝物联网的方案提供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服务。

2015-2021年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数量(单位:万,数据来源:工信部)

此外,传感器、芯片、模组、物联网平台等产业链各个环节都聚集了大量参与者,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在多年发展中实现技术成熟和成本大幅下降。目前,公用事业、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共享经济等领域实现了物联网规模化应用。

其他行业的规模化应用,为金融行业的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应用成果能够提升金融机构对物联网技术的信任度。以抵质押物管理为例,实际上物联网应用于抵质押物的相关方案,与资产管理技术方案非常类似,而物联网在资产管理方面已形成大量成熟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环境、不同资产形态、不同成本都有很多案例可参考,这些经验可以快速复制到金融抵质押物管理领域,只要有合适的商业模式,在金融业的应用能够实现规模化落地。

另外,物联网在金融领域规模化应用并非完全空白,移动支付是近年来物联网在金融领域规模化落地的典型场景。当前数千万联网POS机、收银机等支付终端都有专门的物联网通信模组和安全芯片,尤其是当前2G/3G退网的大趋势下,数千万移动支付类终端正在采用LTE Cat.1进行智能化升级。

3、从需求层面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使其对AIoT需求增加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近年来业界对金融业本质的共识,然而,实体经济千差万别且各行业知识壁垒很深,金融机构向着"深水区"探索,需要更好的手段和工具,这一需求尤其是在面对中小微企业等对象时更为强烈。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曾撰文指出,当前金融业以主体信用为核心的金融服务模式无法为数字时代快速发展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凭证,从而不能有效解决其融资问题。需要解决三个痛点:

● 一是看不清,即实体产业链错综复杂,金融机构缺乏垂直行业细分的经验和能力,无法深入提供金融服务。

● 二是摸不透,底层资产不透明,缺乏技术手段获取实时一手数据和有效的风险预警的能力。

● 三是不信任,大部分中小微实体企业主体信用不足,缺乏必要的抵押物,主体信用模式下无法获得金融服务。

面对以上三个痛点,运用数字化技术是解决方案之一,物联网就是其中重要手段,尤其是通过物联网深入感知实体产业和企业各类资产、生产过程等数据,综合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形成AIoT方案,能够实现全产业链封闭场景中交易的数字化、透明化,做到对中小微企业数据增信,以此为基础可以实现金融产品创新,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要求和考核压力下,向着这些方向变革驱使金融机构对AIoT需求不断增加。

三、结束语

当前,物联网已向着AIoT升级,AIoT在多个行业的规模化应用积累了丰富经验,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对于物联网的重视程度也大幅提升,共同驱动物联网+金融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支持金融业供给侧改革。物联网+金融的标准化建设是这一新的发展阶段的重点工作,未来还需产业生态持续合作,共同促进物联网和金融业深入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