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王鹏: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生态一盘棋局面初步确立
7月29日,在"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工业互联网发展论坛"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表示,工业互联网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为产业数字化发展开辟了新空间,为数字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近年来,在各部门、各地方、产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体系和实践路径,构建了与我国制造业发展阶段相匹配,补课、提升、创新相并行的中国方案。工业互联网赋能、赋智、赋值作用日益凸显,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已经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也已经突破了万亿元大关。
王鹏从三方面介绍了我国现阶段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
一是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成效显著。"5G +工业互联网"全国建设项目已经超过 3100 个,以国家顶级节点为核心的标识解析体系完成了夯基架梁,已建成了二级节点216 个,涵盖34 个重点行业,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超 150 家,其中重点平台连接的工业设备数量已超 7900 万台(套),工业App 已超 28 万余款,国家、省、企业三级协同联动的技术监测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建成。
二是创新融合应用规模化普及走深向实。推动工业互联网向 45 个国民经济大类融合延伸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累计遴选了381个试点示范项目。"5G+工业互联网"已经形成远程设备、操控设备、协同作业等 20 大典型应用场景,生产辅助环节逐步向生产核心控制环节加速延伸,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发展成效显著。
三是产业发展生态一盘棋局面初步确立。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出台了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政策,培育北京、上海、武汉、深圳等 8 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东中西"部梯度分布格局。根据相关研究单位的测算和跟踪,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上市企业的总市值已突破了 2 万亿元,包括北京在内的地方也分别成立了工业互联网产业投资基金。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不断发展壮大,目前的成员数已经超过了 2300 家,已经成为工业互联网领域全球最大的产业生态集体、产业生态载体。
王鹏指出,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已步入到关键的阶段,产业发展在技术标准、应用要素、人才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和突破的问题,既有长期性的真难题,也有阶段性的新课题。我们既要保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打好技术攻坚战,也要保持久久为功的定力,打好发展的持久战。
对于下一步工信部的重点工作,王鹏表示,今年,工信部将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将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工业互联网政策引导。工信部在年初发布的20 个部委联合制定的《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 2022 年工作计划》工作安排和部署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分类指导的政策性举措,统筹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之融合应用、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和安全保障,加快制定并推动出台《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和《5G 全连接工厂》两个具有实操性质的指导性文件,研究制定支持新阶段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若干政策举措,打造 "5G+工业互联网"的升级版,形成体系化的政策组合拳。
第二,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能力。着力破解设备互联、数据互通等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释放工业互联网全面连接的优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弹性和硬性,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载体布局,为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联合创新应用推广生态集聚、人才培养全链条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加强产业供需对接和产业链协同,提升产业的供给能力。
第三,筑牢工业互联网发展根基。加快推广 5G 虚拟专网和混合专网的建设,完善标识解析各级节点的布局,拓展标识解析体系,在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创新应用,并逐步向第四层面各级园区广泛拓展,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工业数据的汇聚与共享,全面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与主动防御能力。
第四,拓展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加快重点行业 5G 全连接工厂建设,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向生产控制等核心环节加快延伸一体化推进试点示范,推动工业互联网面向工业园区、县域经济落地扎根。分行业组织编制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参考指南、安全防护指南,加快工业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化推广普及。
王鹏最后表示,北京处于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第一梯队,拥有国家级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近年来,北京不断夯实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工业互联网 "5G +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模式涌现出一批典型的应用场景和示范标杆。希望北京能够进一步开拓创新,发展好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为我国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文章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仅供学习与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