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后,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所长朱敏步入"代表通道",就我国产业与数字化融合的进程,以及由此带来的深刻变化回答了记者提问。

1666607497673024966.jpg

来源:新华社

"这20年我亲身经历了我们的移动通信技术从3G追赶、4G并跑到5G领跑,现在已经成为这个领域世界最先进的国家。最近十年我主要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推动我们的产业进步。"朱敏介绍道。

朱敏用两个关键词概括中国产业与数字化浪潮融合中发生的变化。

第一个关键词是"重构"。朱敏认为:"它不是创造新的产业,而是改善、提升原有的传统的产业,让它变好、变得更好,包括效率更高、质量更好,比如说绿色环保。"朱敏举例指出,有一家传统的钢铁企业改造建成了智慧钢厂,集中管控了上百道生产工序,连接了数千台设备。这样的一种连接使它可以对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智能优化,实现高效生产,替代了过去靠人工经验进行判断。这样的一种改造使这个企业的整个生产效率提升了30%,关键是企业的颗粒物排放还下降了25%。也使这家企业所在城市的PM2.5值直接下降了15。既发展了生产,又保卫了蓝天。这说明这种数字化的变革确实可以帮助传统产业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第二个关键词就是"韧性"。在朱敏看来,数字化可以帮助供应链变得更强壮。去年因为各种因素,国外运输受阻。"我们观察到有一家中国企业利用数字化供应链技术在数万条可以备选的渠道和数百万种货运的组合方案中,非常精准、快速地筛选出或者是定位住最佳的选择方案。当时我们看到大部分货物延误周期都超过一个月,这家企业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把自己80%订单的延误时间缩短了一半。这也说明数字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维护我们的产业链韧性。"朱敏说道。

朱敏指出,中国几乎所有的产业都在进行数字化的变革。这些年我们国家也在大力发展数字新基建、数字产业,夯实了整个数字化变革的"底座";科研机构也在攻关,研发设计中国自己的转型架构和技术路线,希望能少走一点弯路;企业也在大胆地探索跟进,结合自己的痛点提出实验各种新的技术方案。朱敏认为,是各方共同努力才汇聚成今天中国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蓬勃态势,这也让我们有底气和发达国家一起站在新一轮产业变革的起跑线上。

党的二十大作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强调坚持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也提出来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朱敏认为,这就是新时代的新使命。她表示,作为一线的科研人员,要加快研发的步伐、创新的步伐,敢于挑战科技的前沿,也要和产业界一起去直面各种痛点和难点的问题,去推进深层次的融合,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建设注入新的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