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龙8s Gen4的缺点和优点是什么
骁龙8s Gen4是高通于2025年推出的次旗舰级移动平台,凭借其全大核架构、先进制程工艺和AI算力升级,在性能、能效和AI应用层面实现了显著突破,成为中高端市场的重要竞争力产品。以下从核心参数、技术亮点、性能表现及市场定位展开分析:
核心参数与技术亮点
全大核CPU架构:采用“1+3+2+2”的八核设计,包括1颗3.21GHz的Cortex-X4超大核、3颗3.01GHz的Cortex-A720大核、2颗2.80GHz的A720大核和2颗2.02GHz的A720大核。通过全大核布局,将原本由小核承担的任务迁移至能效更优的A720中核,减少核心调度延迟,兼顾流畅度与功耗控制。
4nm制程工艺:基于台积电4nm工艺打造,结合动态电压频率调节技术,在提升性能的同时降低功耗。相较于前代骁龙8s Gen3,CPU多核性能提升31%,能效表现显著优化。
Adreno 825 GPU:采用与骁龙8至尊版同系的GPU架构,频率提升至1.15GHz,配备12MB图形内存。图形性能较前代提升49%,支持硬件级光线追踪、超级分辨率2.0和自适应性能引擎3.0,为游戏和多媒体应用提供更流畅的体验。
Hexagon NPU升级:AI算力提升44%,支持多语言终端侧生成式AI,可运行DeepSeek等百亿参数大模型。AI能力渗透至日常场景,如实时场景识别、语音助手响应优化、短视频自动生成字幕等。
18-bit三ISP影像系统:支持三重并发4K视频录制、实时语义分割和Night Vision夜景拍摄。逆光场景下动态范围扩展达14档,高光过曝概率减少45%,结合AI降噪算法,在变焦拍摄中仍能保留丰富细节。
性能表现
CPU性能:在Geekbench 6测试中,单核成绩达2127分,多核成绩达6630分,与前代相比单核性能提升6.2%,多核性能提升23.4%,接近骁龙8 Gen3的水平。
GPU性能:在GFXBench曼哈顿3.1 1080P离屏测试中跑出246FPS,Aztec 1440P Vulkan测试中跑出79FPS,较前代分别提升35%和43%,图形性能达到旗舰级水平。
游戏表现:在《原神》《星穹铁道》等高负载游戏中,工程机实测帧率稳定在59帧以上,最高温度控制在43℃以内,功耗同比降低约17.5%。《逆水寒》手游开启中等光追效果时,功耗比软件方案降低30%,支持流畅运行光追游戏。
能效表现:在重度负载场景下,CPU多核能效全程领先于前代旗舰芯片,有效延长手机续航时间。
优点
全大核架构突破性能瓶颈
取消传统小核,采用“1+3+2+2”全大核设计(1×3.21GHz X4 + 7×A720),CPU多核性能较前代提升31%,接近骁龙8 Gen3水平。在重度负载场景(如《原神》《星穹铁道》)中,帧率稳定在59帧以上,最高温度控制在43℃以内,性能释放能力超越同价位竞品。
GPU性能与能效兼顾
Adreno 825 GPU虽规模缩减约20%,但通过动态分辨率渲染技术实现49%的图形性能提升。《王者荣耀》5v5团战帧率波动仅1.2帧,《逆水寒》手游开启中等光追时功耗降低30%,首次在次旗舰平台实现流畅光追游戏体验。
AI算力下沉与场景化应用
Hexagon NPU算力提升44%,支持百亿参数大模型本地运行(如DeepSeek)。AI能力渗透至日常场景:
影像优化:实时识别30余种场景元素,夜景暗部噪点降低30%;
语音交互:离线响应延迟缩短至1.5秒,支持连续指令处理;
内容创作:短视频自动生成字幕并匹配音乐,导出效率提升22%。
影像系统越级挑战旗舰
搭载18-bit三ISP系统,支持三重并发4K视频录制和实时语义分割。逆光场景动态范围扩展达14档,高光过曝概率减少45%,结合AI降噪算法,2X变焦时仍能保留细节。部分机型(如小米Civi 5 Pro)搭载潜望长焦模组,进一步强化远摄能力。
能效优化与续航表现
台积电4nm工艺结合动态电压频率调节技术,典型中度使用场景(4小时社交+2小时视频+1小时导航)下,4500mAh电池可实现36小时续航,较前代提升7.7%。REDMI Turbo 4 Pro配备7550mAh大电池,6小时综合续航后剩余66%,高负载游戏续航压力显著降低。
性价比与差异化竞争
相较于骁龙8 Gen3,保留约85%性能的同时成本下降近四成。终端产品(如REDMI Turbo 4 Pro、iQOO Z10 Turbo Pro)通过7550mAh大电池、120W快充等配置,将价格锚定在2000-3000元区间,填补中端市场性能断层。
缺点
高负载场景功耗压力
全大核设计虽提升多任务处理能力,但低频A720核(2.02GHz)在轻负载时功耗控制稍显不足,长时间高负载场景(如连续游戏)发热明显,建议搭配散热背夹使用。
GPU性能与旗舰仍有差距
Adreno 825 GPU虽接近骁龙8 Gen3的Adreno 750(安兔兔GPU子项约85万),但与骁龙8 Elite的Adreno 830相比,4K渲染能力仍显吃力,依赖厂商优化。
部分场景能效比略逊
日常使用功耗可能略高于骁龙8 Gen3,高负载场景续航需依赖大容量电池或快充技术补充。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文章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仅供学习与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