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 > 手机应用

骁龙 8 Gen1plus和8gen1 性能差不多吗?哪个更适合游戏呢

小编 手机应用 2025-04-29 00:23:56

骁龙 8 Gen1plus和8gen1 性能差不多吗



在移动芯片领域,高通的骁龙系列始终是旗舰手机的“心脏”。2021年底发布的骁龙8 Gen1曾以全新架构和三星4nm工艺引发关注,而近期亮相的骁龙8 Gen1 Plus(又称骁龙8+ Gen1)则以台积电4nm工艺为卖点,号称实现性能与功耗的双重突破。这两款芯片究竟是“换汤不换药”的迭代,还是“脱胎换骨”的升级?我们通过多维对比一探究竟。


CPU 性能

架构与频率:两者均为“1+3+4”三丛集架构,但骁龙 8 Gen1 Plus 的超大核 Cortex-X2 主频从 3.0GHz 提升至 3.2GHz,大核 Cortex-A710 和小核 Cortex-A510 的频率也有小幅提升。

跑分表现:在 Geekbench 5 测试中,骁龙 8 Gen1 Plus 单核得分约 1311 分,多核得分约 4070 分;骁龙 8 Gen1 单核得分约 1200 分,多核得分约 3810 分。骁龙 8 Gen1 Plus 的 CPU 综合性能提升约 10%。

GPU 性能

频率与能效:骁龙 8 Gen1 Plus 的 GPU 频率提升约 10%,同时功耗降低 30%。在《原神》高画质测试中,骁龙 8 Gen1 Plus 能以更低的功耗(约 5.1W)实现接近 60FPS 的帧率,而骁龙 8 Gen1 的功耗更高(约 6W),且帧率稳定性稍差。

实际体验:骁龙 8 Gen1 Plus 在图形渲染速度和能效比上表现更优,尤其在长时间游戏或高负载场景下,性能释放更稳定。

功耗与能效

工艺改进:骁龙 8 Gen1 Plus 采用台积电 4nm 工艺,相比骁龙 8 Gen1 的三星 4nm 工艺,能效比提升显著。官方数据显示,骁龙 8 Gen1 Plus 的 CPU 和 GPU 功耗均降低 30%,整体功耗降低 15%。

续航与发热:在实际使用中,骁龙 8 Gen1 Plus 的设备游戏时长增加近 1 小时,视频播放时间增加超过 80 分钟,机身温度下降约 3.2°C,发热问题明显改善。

其他提升

AI 性能:骁龙 8 Gen1 Plus 的第 7 代高通 AI 引擎速度提升 4 倍,每瓦性能提升 20%,在影像处理、语音助手等场景中表现更优。

连接性能:支持 Wi-Fi 6E 和蓝牙 5.3,网络连接速度更快,延迟更低。

那这两个处理器哪个更适合游戏呢

骁龙8 Gen1 Plus更适合游戏,其在能效、帧率稳定性、发热控制和续航表现上全面优于骁龙8 Gen1,尤其在长时间高负载场景下优势显著。以下为具体分析:


1. 能效比与功耗控制

骁龙8 Gen1 Plus采用台积电4nm工艺,CPU和GPU功耗均降低30%,整体功耗下降15%。在《原神》高画质测试中,其功耗为5.5W,机身温度约44°C,相比骁龙8 Gen1的6W功耗和更高发热,能效比显著提升。

骁龙8 Gen1采用三星4nm工艺,尽管主频更高,但功耗和发热问题严重,长时间游戏易导致性能下降。

2. 帧率稳定性

骁龙8 Gen1 Plus在《原神》高画质模式下帧率稳定在59.32 FPS,功耗仅5.1W,能效比达11.63 FPS/W,性能释放更稳定。

骁龙8 Gen1在高负载场景下帧率波动较大,功耗更高,机身温度易突破50°C,导致游戏卡顿或降频。

4172ffae6fb01d793881729057a8c15b.jpeg

3. 发热控制

骁龙8 Gen1 Plus的台积电4nm工艺显著改善了发热问题,机身温度较骁龙8 Gen1降低3.2°C,长时间游戏体验更佳。

骁龙8 Gen1的三星4nm工艺在散热上表现不佳,高负载场景下机身温度过高,影响握持舒适度和性能释放。

4. 续航表现

骁龙8 Gen1 Plus的游戏时长较骁龙8 Gen1增加近1小时,视频播放时间增加80分钟,适合长时间游戏需求。

骁龙8 Gen1因功耗较高,续航表现较差,需频繁充电。

5. 实际游戏体验

骁龙8 Gen1 Plus在《崩坏:星穹铁道》高画质模式下帧率稳定在52.36 FPS,功耗5.89W,性能释放更稳定,适合大型3D游戏。

骁龙8 Gen1在相同场景下帧率波动较大,功耗更高,发热严重,游戏体验较差。

对于追求极致性能的硬核玩家,满血版骁龙8 Gen1 Plus是更优解;而普通用户若更在意续航与温控,降频版已足够应对多数场景。至于骁龙8 Gen1,其优势可能体现在终端设备的性价比上——随着新芯片上市,搭载旧款处理器的机型价格将逐步下探。


这场芯片之争的本质是工艺技术的较量。台积电4nm为高通提供了“纠错”机会,而消费者则需根据需求,在性能、价格与体验之间找到平衡点。


TAg

加载中~

本网站LOGO受版权及商标保护,版权登记号:国作登字-2022-F-10126915,未经湖南木星科技官方许可,严禁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2 湖南木星科技有限公司(木星网)版权所有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商业媒体及纸媒请先联系:aishangyiwan@126.com

工信部备案号:湘ICP备1901281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