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报 > 互联网

智能客服为何成了消费者的“噩梦”?为何转人工竟如此艰难?

小编 互联网 2025-05-10 22:48:28


智能客服本应提高服务效率,却频频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焦点。一项调查显示,在诸多消费领域,智能客服不仅“不智能”,还常常让顾客“转人工”变得异常艰难。例如,某电商平台用户张女士因订单延迟发货多次联系客服,直到情绪崩溃才得以转接到人工服务,这揭示了智能客服技术缺陷下的集体困境。此外,部分企业和商家利用智能客服制造“售前人工、售后智能”的割裂体验,进一步恶化了消费者体验。随着智能客服市场的快速增长,如何平衡技术发展与消费者需求,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智能客服的普及初衷是为了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但现实情况却是,许多智能客服系统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增加了消费者的困扰。例如,某航空公司APP中的智能客服系统在用户询问航班取消退改签时,却给出了错误回复,显示了其在处理复杂问题上的不足。与此同时,老年群体和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在使用智能客服时更是面临重重障碍,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破坏了企业的品牌形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版《消费品售后服务方法与要求》国家标准已于5月1日正式实施,明确规定企业必须建立人机协同机制,确保复杂问题能够无缝转接到人工服务。此外,一些创新举措,如电信行业的“一键呼入人工”专线和联通公司的智能工单系统,也为智能客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专家认为,真正的智能服务应当具备情绪识别能力,能够在用户表现出焦虑时自动触发人工介入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技术与人文关怀的融合,构建更加和谐的消费环境。


TAg

加载中~

本网站LOGO受版权及商标保护,版权登记号:国作登字-2022-F-10126915,未经湖南木星科技官方许可,严禁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2 湖南木星科技有限公司(木星网)版权所有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商业媒体及纸媒请先联系:aishangyiwan@126.com

工信部备案号:湘ICP备1901281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