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鲚(学名:Coilia nasus)是鳀科、鲚属鱼类。从头向尾部逐渐变细,腹部圆润,上颔长,几乎到达胸鳍基部,胸鳍鳍条细长,有6个长的细丝并超过腹鳍,臀鳍长,并与尾鳍相连,尾鳍短小,臀鳍软条80条,体长可达41厘米。体银白色。背侧颜色较深呈青色、金黄色或青黄色。腹部色较浅。尾鳍灰色。

刀鲚栖息于沿海、河口,可以忍受淡水。刀鲚为洄游性鱼类,以挠足类、枝角类、轮虫等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日本、韩国、中国黄海、东海等海域。

形态特征

背鳍Ⅱ~Ⅳ-9~10;臀鳍Ⅱ~Ⅳ-97~112;胸鳍Ⅵ-12;腹鳍Ⅰ-6;尾鳍。纵列鳞74~84,横列鳞10~11。鳃耙16~18+20~26。

体长为体高的5.89~7.0倍,为头长的5.85~6.5倍。头长为吻长的4.35~5.28倍,为眼径的5.25~6.51倍,为眼间隔的3.06~4.32倍。

体侧扁而长,前部高,向后渐低;背缘平直,腹缘有锯齿状棱鳞。头短小,侧扁而尖。吻钝圆,突出。眼较小,近于吻端。眼间隔圆凸。鼻孔每侧2个,距眼前缘较距吻端为近。口大,下位。口裂斜行。幼鱼时上颌骨短,向后伸到鳃盖附近;成鱼时上颌骨向后伸达胸鳍基底,上颌骨下缘有小锯齿。辅上颌骨2块。齿细小,两颌、犁骨、腭骨均有齿。鳃孔宽大。鳃耙细长,17~18+24~25。左右鳃盖膜相连,与峡部不相连。鳃盖条10。肛门靠近臀鳍前方。

体被薄圆鳞。腹喙棱鳞18~22+27~34。无侧线。

背鳍中等大,约位于体前半部中间,起点稍后于腹鳍起点。背鳍基前方有一小棘。臀鳍基部甚延长,与尾鳍下叶相连,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底为近。胸鳍位稍低,上缘有6游离鳍条,延长为丝状,伸过臀鳍基底前1/4~1/2处。腹鳍小,起点距鳃孔较距臀鳍起点为近。尾鳍不对称,上叶长于下叶。

体银白色。背侧颜色较深呈青色、金黄色或青黄色。腹部色较浅。尾鳍灰色。

生活习性

刀鲚栖息于沿海、河口,可以忍受淡水。刀鲚为洄游性鱼类,以挠足类、枝角类、轮虫等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此外也食小鱼的幼鱼;摄食的种类常与栖息地及鱼体大小有关。每年春季2月下旬至3月初成群的个体由海进入江河及其支流或湖泊中进行产卵洄游。当年孵出的幼鱼顺流而下,在河口或咸淡水中生活,次年下海生长和肥育。

在鱼苗和幼鱼期生长速度较快,每天平均可长1毫米左右;同龄成鱼生长速度差异较大,1~3冬龄的鱼体,雄鱼体长和体重幅度一般大于雌性,其最大值也比雌性大;4冬龄鱼的体长和体重,已达到最大生长限度、体长可达410毫米,体重可达360克;5龄鱼的体长、体重都不再增长。刀鲚寿命不长,一般为4~5冬龄,最长不超过6冬龄。由于栖息地环境不同,而分成许多地方种群。如栖息在长江的刀鲚脊椎骨数较多,最多可达83,而栖息在钱塘江的刀鲚脊椎骨数较少,最多不超过73,肝脏也比较短。

生活在长江刀鲚在海洋不集成大群,多分散在沿海及附近海域的底层,属近海底栖鱼类。进入长江口附近才逐渐集成大群,由底层上升到中、上层。多栖息在水流混浊的水域中,清水中较少。生殖洄游时停止摄食。其在长江中下游分布甚广,从长江口直至洞庭湖一带,包括各通江河道和湖泊。部分长江刀鲚在早春可进入钱塘江,上溯至桐芦一带,但数量不多。在海洋里主要分布在近海,它们不仅在附近水域底层越冬,还进入岛屿岸边风浪较小的浅滩、海湾越冬和觅食。

分布范围

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日本、韩国、中国黄海、东海等海域;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在中国北起辽宁辽河,南至广东沿海及其与海相通的河流、湖泊都有分布。

繁殖方式

生活在黄河的刀鲚自3月底(春分节)至5月底自近海、外海成群溯河产卵。向上溯河可到开封以西。于缓静多水草处产浮性卵。卵有油球。最早性成熟为2~3龄。尾体长370毫米雌鱼怀卵量为45000粒(邹鹏,1960)。据东平湖标本,当年鱼体长达56.3~77毫米,1周龄约150.7毫米,2周龄约223毫米,3周龄约337毫米。秋季渐回近海越冬,11月初在东平湖尚可遇到个别大鱼。

生活在长江的刀鲚分批从海洋进入长江,上溯至产卵场进行繁殖。长江刀鲚的产卵场分布范围较广,可上溯至距长江口1400全棉以上的湖南省洞庭湖一带,产卵环境一般是要求在流速缓慢的水域中进行。在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湖泊中,均发现有性腺成熟的个体,其性腺是在洄游的途中逐渐成熟的。产卵场多为水流平缓、水质混浊、泥砂底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