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穿戴设备普及,电话手表能否进校园成为家长和学校热议的话题。
近年来,电话手表作为一种兼具通信和娱乐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在学生中越来越受欢迎。然而,是否应该禁止中小学生将其带入校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据深圳市眼科医院数据显示,2024年青少年近视门诊量中有12%的病例与长时间使用小型电子屏幕相关。家长们的担忧主要集中在学生过度依赖电话手表,导致视力下降和注意力分散。此外,一些学生利用电话手表进行隐蔽性消费,去年涉及未成年人通过电话手表私自充值游戏的纠纷多达370余起,单笔最高金额超过5000元。面对这一现象,各地教育部门纷纷探索有效的管理策略。例如,广州某小学试行“课堂模式”,即在上课期间屏蔽所有非通讯功能,以平衡安全需求与教育诉求。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则提出分类管理方案,对于仅有基础功能的电话手表,可规定进校后交由老师统一保管;而对于具备娱乐功能的电话手表,则参照手机管理要求限制入校。通过这些措施,希望能有效缓解电话手表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文章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仅供学习与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