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选择

从沙螺自然分布的环境,养成场应建在咸、淡水交汇,水流畅通,未受污染的河口。一般在中、低潮区或江河中能露出的小洲,底质为砂或砂泥质,常年平均水温19℃~30℃,透明度38~60cm,流速0.24~0.70m/s。

场地整理

沙螺养殖场地(俗称埕地)的面积大小,可因地而异,一般由数亩至数十亩,在埕地的周围,设网做标志或修筑堤坝为界。

筑堤坝可以防止洪水冲刷,保持埕面的稳定。为了操作管理方便,可将埕地划分成若干畦,畦宽2~3 m,畦长依地形而定。在畦的两侧与一头筑堤,堤高50 cm,顶宽30 cm,另一头留缺口,供水流进出。畦与堤之间,留有宽30 cm、深15 cm左右的水沟,供排水和操作管理用。

在播放苗种之前,埕地需经人工整理、翻耕耙松、清除杂物和敌害生物。翻松的砂泥经潮水冲洗和浸泡,可以减少滩涂内的有机质。畦面要筑成中央略高、两侧稍低的隆起状,即群众所谓的“公路形”,使埕面在露出时不致积水。最后用木板把埕面抹平,这样可使埕面稳定光滑,又适于沙螺潜钻。平畦一般在播种前一天或当天进行。

蛤苗选择

1)种苗的选择:沙螺苗主要依靠人工育苗供应,要选择大小规格一致,壳具光泽,苗体结实,双壳自然闭合,在水中或滩涂上能很快伸出足,潜穴迅速的优质苗。

2)播种方法:沙螺在广东沿海,目前只有吴川鉴江进行试养,由于苗种来自人工育苗,播种时间取决于育苗情况,只要避开台风、洪水和寒潮时期,有苗就可以播。播时左手持苗筐,右手抓苗,掌心向上,将苗均匀播撒在埕内,有风则顺风播。每亩播放壳长0.95cm的种苗约28万粒。

养成管理

沙螺从播种到收成,主要是管理工作,俗话说“三分苗,七分管”,确切地阐明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埕间管理:沙螺播种后,要经常下海巡视,修补堤坝,清理水沟和覆盖在埕面上浮泥和杂物,防止群众踩踏埕地和船只停泊等。

2)敌害生物的防除:在沙螺的外套腔内,常有豆蟹寄居。被豆蟹寄居的沙螺,一般体质较消瘦。目前对豆蟹的寄居,尚缺乏防治的措施。此外,在沙螺养成埕,还常有角眼砂蟹、细螯寄居蟹、台湾招潮等蟹类活动,河豚鱼、鳐等肉食性鱼类亦常常侵入埕内捕食沙螺,对这些蟹类和鱼类,平时要注意捕捉。

收获

沙螺播种后,经14个月的养殖,壳长已达6cm 以上,可以开始收获,但若能继续养到20个月时再收获,则肉质部会更加丰满。收获季节以7~8月份为宜,此时正处于沙螺繁殖的前期,肉肥味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由于沙螺穴栖较深,目前收成方法以用蛤铲挖捕为主,估产约500千克/亩。随着养殖技术的改进,相信收获方法和单位产量,都能进一步提高。

养殖问题

1)沙螺的播种密度,直接关系到单位面积的产量,由于是初次试养并受苗种的限制,播种的密度稀而少,在正常的情况下,可参考缢蛏等底栖双壳类的播种密度。我们认为在砂质埕地每亩可播壳长1cm的幼苗60万~80万粒,砂泥埕为40万~60万粒;2cm的幼苗以30万~40万粒为宜,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埕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2)从沙螺试养观察,从壳长0.95cm的种苗养到6cm时收成,需要14个月。若播种的苗种壳长在3cm左右,养殖周期就可以缩短在1年左右。但壳长6cm的个体尚处于生长旺期,如能养到壳长8cm、重18g左右时再收获,效益会更高。

3)在江河口周围,常建有大批虾塘,虾塘排放的废水,对沙螺极为不利。由于受虾塘废水的影响,造成部分死亡。因此,沙螺养殖场,必须选择在无污染的水域。

4)沙螺钻穴较深,一般穴深为30~50cm,最深可达70cm。在大面积养殖中,要进一步改进捕捞的方法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