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瘰螈(学名:Paramesotriton chinensis)是蝾螈科、瘰螈属的两栖动物。雄螈全长133毫米,雌螈141毫米左右。头部扁平,躯干浑圆,尾部明显侧扁。吻长与眼径几等长;背面有一条浅色脊纹或无;腹面色深有浅色斑;雄螈尾侧无斑;指、趾无缘膜。

中国瘰螈栖息于水流较缓的山溪或溪旁潮湿的草丛和腐叶覆盖的石砾底。主要捕食蚯蚓、蝌蚪、小鱼、虾和水生昆虫等。分布于中国重庆、湖南、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

形态特征

成体:雄螈全长133毫米,雌螈141毫米左右。头部扁平,躯干浑圆,尾部明显侧扁。头长大于头宽;吻钝圆,吻端平切,远突出于下唇缘,鼻孔位两侧几近吻端,鼻孔间呈平切状,吻棱明显;吻长等于或略长于眼径;上唇褶较明显;上、下颌有细齿;犁骨齿二斜列呈“∧”形,前端颇为接近,在两个内鼻孔之间水平部位会合;舌较小,近圆形,前后端与口腔底部粘连,两侧游离。四肢长,前肢较细,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或掌、蹠部相重叠;指、趾略扁,无缘膜,末端钝圆,基部无蹼;指4个,指长顺序为3、2、4、1,内、外掌突不显或略显;趾5个,趾长顺序为4、3、5、2、1,第三、四趾几等长,内、外蹠突小。

雄螈尾长为头体长的85%,雌螈的为97%;背、腹鳍褶窄而厚,尾末端钝圆。皮肤极粗糙,头体背面及体侧满布大小分散的瘰粒,体背侧的较大而密,有的从肩上方沿体侧至尾基部的较密集,形成纵行;躯干部的较头部的大;上唇缘皮肤略光滑。枕部的“∨”形隆起较明显,其后角与背正中的窄嵴棱相连,向后延伸达尾部;尾前部疣粒较多,向后逐渐减少至尾后部光滑。头部腹面较光滑,咽喉部较为粗糙,有扁平疣,无颈褶或不明显;体腹面两侧的疣粒较中央部位的多,体腹面及尾侧有横的细沟纹。

生活时背面和尾侧为褐黑色,个别棕褐色,背脊棱为棕色或暗红色;腹面色较浅,略带紫蓝色,从咽喉至肛前有形状、大小不一的橘红或橘黄色斑点,体侧及四肢上散有黄色圆点;尾部中段和后段尾肌部位带淡紫色,沿尾腹鳍褶3/4处为橘红或橘黄色,有的被深色斑所间断。随着栖息环境的不同,体色的深浅及各部的斑点大小、形状均有所变异。液浸标本体背面灰黑或灰褐色,各部色斑均变为白色。

第二性征:雄螈肛部明显隆起,肛裂长,肛后部有许多绒毛状乳突。

头骨:头骨长大于头骨宽,约为头骨宽的1.1倍;上颌骨外侧间距与方骨外侧间距几相等;鳞骨后突与枕髁后缘几在同一水平位置。犁骨齿列呈“∧”形,前端会合;前颌骨单枚,鼻突长,与额骨连接;鼻骨大,左右鼻骨被前颌骨鼻突分开,位于前颌骨鼻突和上颌骨之间;额骨大,顶骨较小,额鳞弧较宽,额鳞窝较小;上颌骨较长,不与方骨连接,且相距甚远,翼骨前端与上颌骨不连接,间距较窄;方骨外侧无钩状突。角舌骨粗大为软骨质,左右不相连;上舌骨骨化;基舌软骨有1对辐射状的指状突;鳃弧2对,角鳃骨2对,均骨化;上鳃骨1对,为硬骨。

卵:单生,呈圆形,卵径2.2~2.5毫米,动物极棕黑色,植物极浅棕色;卵粒外有3层卵胶膜呈椭圆形,其最大直径约5毫米。

幼体:一尾外鳃已消失的幼螈,全长48毫米,头体部疣粒明显,背正中有1条浅色脊纹,四肢基部背面有一浅色斑。腹面浅色斑及尾鳍褶下缘之浅色均很明显。

生活习性

中国瘰螈多生活在200~1200米丘陵低山的流溪中,一般水面宽阔,水底多有小石子和泥沙。成螈白天常隐伏于水底石块间、枯枝烂叶下,有的在水下爬行,时而游向水面呼吸空气或到岸边觅食;阴雨天气常上岸在草丛中或腐叶层下活动。冬眠期成螈多潜伏在深水潭底。该螈捕食水蚯蚓、叩头虫、叶甲虫、象鼻虫、蜗牛、螺等小型动物,对消灭农林害虫有一些作用。

水温11℃以上时,中国瘰螈平均每条食量为15.7克,食量随水温下降而减少,水温4℃以下时,停止进食.中国瘰螈在温度低于2℃时,只有冻僵麻痹态,无明显休眠态。中国瘰螈用鼻呼吸随水温升高而加快,19~20℃达到顶峰。中国瘰螈活动最频繁的时间是19∶00-02∶00。

中国瘰螈在洞穴外活动的最佳温度是5~10℃;水温10℃以上时,在洞穴外活动较少;水温低于2℃时,在洞穴外活动的次数几乎为零。中国瘰螈无明显冬眠状态,温度过低时,冻僵麻痹;温度回升时,马上恢复活动。比如,温度0℃时,中国瘰螈紧闭双眠,刺激不动,后置于3℃水中,1.5分钟后便开始活动。

中国瘰螈具有变温动物的明显特征,其体温、活动和呼吸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水温影响了其新陈代谢,其含量和呼吸也发生改变,水温高时,其体温上升,新陈代谢加强;消耗热量多,食量加大;氧化作用加强,需氧气多,单靠皮肤和口腔粘膜呼吸已不能满足其需要,需浮出水面用鼻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温度越高,溶于水中的氧气越少,浮出水面次数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