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蛙(馒头蛙)一般指散疣短头蛙。

散疣短头蛙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的国家,大多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土中,在下雨时才有可能在地面上看到。该蛙具有圆圆的球状身体和短粗的四肢。背部呈棕色,身体两侧的图案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通常是伴随脊椎而生的几条浅色的线条。蛙的腹部通常为白色并且伴有深色斑点。

基本资料

散疣短头蛙学名Breviceps adspersus(散疣短头蛙),也通常被称作Blaasop和Rain Frog,是一种生活在非洲北部的掘地型蛙类。该蛙具有圆圆的球状身体和短粗的四肢。背部呈棕色,身体两侧的图案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通常是伴随脊椎而生的几条浅色的线条。蛙的腹部通常为白色并且伴有深色斑点。

散疣短头蛙生活在非洲相对潮湿且土壤砂质化的热带草原地区,但也能够适应高温干旱的环境,甚至在喀拉哈里沙漠(非洲南部的沙漠高原)也能找到它们的踪影。该蛙的两性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母蛙具有较大的体型,像多数小型雨蛙一样,它们是胖胖的掘地者,交配过程中雄蛙会把自己粘在雌蛙背部。

特征与习性

散疣短头蛙属于中小型蛙类。多数成蛙鼻子到尾部在30到50毫米之间,据记载最大的雄性个体体长47毫米,雌性是60毫米,重量可达5克。皮肤棕白相间。 能够走路和爬行,但是他不能跳跃,无法游泳。在水中解救自己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扩大它的身体和靠肚子的浮力。依靠后肢挖掘30厘米深的洞穴来产卵,以蚂蚁、白蚁以及蚯蚓等为食。
散疣短头蛙的生活习性具有高度的季节性。它们一年中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地下度过,冬天散疣短头蛙在公共的洞穴中休眠,它们会在身体周围形成一个具有粘性的“茧”从而度过旱季。曾有记载在一棵树下发现24只集体休眠越冬的散疣短头蛙。每年十月份,雨季来临。散疣短头蛙的主要食物来源——白蚁开始大量繁殖,它们才开始活动。散疣短头蛙的繁殖期大约持续4-6周,从11月末到次年1月初。期间大量的含蛋黄卵会被产在由成蛙挖掘的洞里,这些卵将直接发育成幼蛙而不会经历蝌蚪阶段。

散疣短头蛙主要以蚂蚁和白蚁为生,蚁类占了它们日常食物90%的比重。在它们活跃期的初期即十月初,散疣短头蛙主要捕食带翅膀的繁殖蚁(也就是玩蚂蚁的人常说的蚊子和公主),在随后的十一月到次年一月,它们开始大量捕食蚂蚁和白蚁的工蚁。人们已知的散疣短头蛙会在白蚁冢的入口处蹲守,伏击出入的白蚁。从解剖散疣短头蛙胃中的猎物,我们知道它们还捕食端足类甲壳动物,等足类动物,幼年的多足类动物,各种毛虫以及甲虫和蚂蚁的工蚁。散疣短头蛙能够分泌一种粘稠的有毒液体来抵御掠食动物。它们的天敌主要包括豺狼和几种鸟类。

散疣短头蛙通常被认为在降雨的过程中以及之后的一段时间尤为活跃,实际上让该物种从休眠状态下苏醒过来的真正原因不是雨水而是气压的变化。在气压很低,空气较为潮湿且温度较高(20度以上)的环境下它们会比较活跃。一旦苏醒,散疣短头蛙会异常活跃。不论是雌性之间的求偶活动还是雄蛙之间争夺异性的战斗都有记载,雄蛙之间往往尝试用声囊去推对方,或者用嘴去咬对方。雄蛙也会积极的跟随移动的雌蛙,并尝试抱合。